English

小荷才露尖尖角

1999-04-0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胡劲东 我有话说

碧波浩渺的汤逊湖,苍松滴翠的梅兰山。湖北省著名的华师一附中寄宿学校就隐身其中。山青水秀、地灵人杰。尽管该校创办还不到三年,然而她却创下不同凡响的业绩,特别是在1998年第九届全国数学“希望杯”竞赛中获得了1金、1银、34铜的优异成绩,一时间,华一寄宿学校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家长的“目光”。

1995年,该校在湖北省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试验中应运而生。一批有着相当职称的老教师成为华一寄宿学校的当家人。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,在创校之初,他们便擎起了“素质教育”的大旗,明确提出“学会读书,学会思考,学会做事,学会做人”的办学宗旨。

“民办的目的,不只是筹集资金,最重要的是利用寄宿制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”。回顾近三年的改革、探索,该校办学的特色是什么?常务副校长邹琪建向记者做了简单的归纳:

——真正确立科研立校的观念。建立科研室并把科研重点放在改革课堂教学,使学生高效、优质、轻负担、培养优秀学生;

——对课程进行改革,如控制必修课,适当加大活动课(如参观、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他学科活动等)的份量;同时调整教材内容,培养学生自学能力,除使用部分原教材外,学校还编写适合于本校的语、数、外等科目的教材或补充材料。如该校数学特级教师刘世策参与主编的《实验数学教材》,因其较强的实用性,而倍受师生的欢迎;

——教学衔接实验。针对目前小学、初中外语教学的不配套状况,该校从小学四年级即开设外语课,把教学重点与要求放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;

——分层教学、培优补差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,实行主要学科在原教学班不变的情况下按层次分班上课,同时,对单项学科中的优生和差生培优补差工作照常进行,既扩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水平,又扩大了优生面。

新的思路,新的探索,使传统的教与学发生质的飞跃,也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记者在采访中,看到一位叫彭明娥的家长来信:“……抱着极大的希望,我把女儿送进了华一寄宿学校。在她每周回家一天半的时间里,从女儿身上我发现有了许多变化:刚开始,数量并不太大的作业常使她手忙脚乱,后来,她不再忙乱了,不仅能有条有理的安排自己学习、生活,而且还能安排出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和娱乐时间。近来,变化就更大了,开始有目的地索要工具书,翻阅有关学习的读物。女儿身上出现的这种可喜变化,使作家长的明显地感到了孩子正处在一种‘我要学’阶段”。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的转变,这正是华一寄宿学校教育高起点的一种体现,它献给孩子们的是对社会认真负责的素质教育,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主动意识,这种注重长期行为效果的科学教学方式也正是家长们所期盼的。在这细微的转变中,渗透着园丁们的辛劳和智慧。

李海平老师担任班主任之初就提出了“全面发展、全科发展、全体发展”的工作目标,为“副科”正名,为“差生”撑腰。语文老师李长发一改往日课堂上老师当“主演”的惯例,把学生推上讲台,自己则甘当“小学生”,只有学生遇到障碍时才点拨几句,数学老师刘双则鼓励学生与自己“较劲”:敢想、敢问、敢讨论、敢辩解,不要拘泥于进度,不要拘泥于教材,在这种教学方法和思想影响下许多同学常有超水平发挥。

兴趣有了,效率提高了,成绩上去了,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,发挥自己的特长。学校则不失时机去引导、去培养:定期举办运动会,各类特长生的竞赛活动,并专门聘请名师作指导;拨经费扶持社团活动、更不忘让这些生活在城市优裕环境的孩子去贫困山区开展“手拉手、心连心”的“献爱心”活动……这些无疑为孩子的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不少家长来信反映:孩子们爱学习了,身体更健康了,也更懂事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